用中醫“治未病”觀念推廣應用超聲波防垢技術
來源:本站 時間:2018-04-24 作者:管理員
結合現代醫學的理論,綜合各家說法,可以將人體的健康狀態分為三種:
一是健康,未病態,即人體處於沒有任何疾病時的健康狀態;
二是欲病未病態,即體內病理信息隱匿存在的階段,或已經具有少數先兆症狀或體征的小疾小恙狀態,但尚不足以診斷為某種疾病;
三是已病未傳態,即人體某一髒器出現了明顯病變,根據疾病的傳變規律及髒腑之間的生理、病理關係,病邪可能傳入其他髒腑,但病邪尚局限在某一髒腑未發生傳變的狀態。
因此,“治未病”就針對以上三個狀態,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未病養生,防病於先:指未患病之前先預防,避免疾病的發生,這是醫學的最高目標,是健康未病態的治療原則,也是一名高明醫生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漸:指在疾病無明顯症狀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於初始,避免機體的失衡狀態繼續發展。這是潛病未病態的治療原則;
三是已病早治,防止傳變:指疾病已經存在,要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防其由淺入深,或發生髒腑之間的傳變。這是欲病未病態、傳變未病態的治療原則。
各類工業冷換係統正常運行維護與人體健康保健有驚人相似之處:
過去的冷換係統的阻垢技術和手段都是采取消極防禦方式:
化學方式:
要不斷“吃藥”---加阻垢劑,防垢;或者吃瀉藥排毒(酸洗除垢),長長無了期,不斷買藥,不斷花錢。
機械方式:
垢物生成後機械清除,是病後手術,如割瘤子,割了還長,不斷割。
高新技術方式:
通過一次性投入超聲波防垢設備,防垢於未然,在垢未生成前,破壞垢病的生存條件。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是治未病。能夠不吃藥(不再用化學藥劑)不開刀了(不再機械清除)。
超聲波防垢是物理方式防垢除垢,是主動防禦式的進攻防禦,是“治未病”。
這很符合我國中醫理論的治未病原則,防病於未患的高明醫生的智慧追求。這是祖國醫學中推崇的“上醫”之策。也是我們今天在對待和處理一些工業領域技術難題時值得認真借鑒的寶貴方略!
高新技術產品的技術高端性,決定了它的技術投入高,價值高,價格也高!
首先,技術推廣,新產品入市如“養在深閨人未識“不易被常人普遍認知。因此,我們必須對她多加介紹,為她廣布“征婚廣告”(參加各類推廣推介會議)讓她被人知曉。
其次,要用科普的語言,將高深的技術原理(機理)通俗化地予以說明,解釋。讓外行人(包括基層技術人員,和高層決策拍板的領導)都認可技術的可行性,先進性。上下同心,齊心協力將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目前,我國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率僅為10%左右,這遠低於國際上40%轉化率的水準。盡管超聲波防垢技術問世已經有二十餘年,但還遠遠沒有達到大規模廣泛應用的程度。這裏既有技術的良莠不齊,也有對該技術的認識不足,更與推廣力度不夠有關。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任重道遠。讓我們不懈努力!
(以上是本公司技術專家在超聲波防垢技術交流會上的發言)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德國代表團蒞臨公司參觀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